走进张大千博物馆,在序厅里你会看到这样几个醒目的大字——“五百年来第一人”。也许聪明的你可能会想到这是对张大千的评价,但是你可能要读到落款处才会发现,“哦?!这竟然是徐悲鸿对张大千的评价!”千万别以为这是商业吹捧哦,今天我们就从两位大师的交往二三事中看看二人真心诚意的互相赏识。
徐悲鸿十分推崇张大千独具个性的创作,尤其喜爱张大千的山水、花鸟画。说起来,张大千的作品第一次在欧洲展出,正是徐悲鸿带出去的。1933年,徐悲鸿应欧洲各国的邀请举办“中国画展”,于是他带着200多幅作品先后在巴黎、布鲁塞尔、伦敦、米兰、柏林、莫斯科、列宁格勒七地展出。在这次画展中法国政府选购了十二幅作品,其中有一幅就是张大千的《金荷》;而张大千的另一幅作品《江南景色》也被苏联政府购藏,陈列于莫斯科博物馆。徐悲鸿认为“大千代表山水作家,其清丽雅逸之笺,实令欧人神往,故其《金荷》藏于巴黎,《江南景色》藏于莫斯科诸国立博物馆,为现代绘画生色”。
徐悲鸿不仅向国内外美术界介绍和评述张大千的作品,而且还多次聘请张大千担任中国画教授。1936年,徐悲鸿任南京“中大”艺术系主任时,聘请张大千任艺术系中国画教授,当时居住在苏州网师园的张大千每周坐火车往返两地,到“中大”任课;1942年,徐悲鸿从国外回来在重庆磐溪石家花园创立中国美术学院研究院,多次写信聘请张大千为研究员,但由于张大千正在敦煌临摹壁画,故未能受聘;1946年,徐悲鸿又聘请张大千任北平艺专的名誉教授,对张大千说“我知道你忙,你就不用到学校上课,一学期给学校寄两张画来就行了”,张大千推辞不过便答应了。
张大千也很赏识徐悲鸿。他对徐悲鸿能够画贯中西,将西画的长处溶化到中国画中感到钦佩。他认为,徐悲鸿的画有笔有墨,诗写得好,字也写得好,能够寓书法于画法之中。他叹服徐悲鸿画的人物,但是更叹服徐悲鸿画的马。他曾不止一次对人说过“徐先生画的马很绝,我学不到这一手。”他另一位同是画马名家的朋友赵望云,认为徐悲鸿比自己更有名表示不服气,跑去问张大千:“大千,人家都说悲鸿马画得比我好,你说说到底是谁的好?”张大千说:“当然是他的好。”赵望云大失所望追问为什么,于是张大千回答道:“他画的马是赛跑的马和拉车的马,你所画的马是耕田的马!”
张大千和徐悲鸿,这两位年岁相仿、成就卓越的大师,虽然艺术道路不尽相同,但这并不妨碍二人互相赏识、惺惺相惜。在他们交往的岁月里,徐悲鸿先生对张大千的推介推崇、相助相济可谓不遗余力,张大千更视徐悲鸿为莫逆之交。只可惜张大千寓居海外后二人天各一方,而徐悲鸿又在1952年因病逝世,张大千晚年泼墨泼彩的技法创新终究是少了一位知音好友的见证。若徐悲鸿见了张大千晚期的泼墨泼彩作品,又会作何评价呢,会仍然是这句“五百年来第一人”吗?